河北老區:抗日戰爭敵后抗戰的主戰場
河北省革命老區分屬于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察冀、晉冀魯豫、冀熱遼三個革命根據地。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在對日作戰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中共中央譽之為"敵后模范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范區"。
河北的革命老區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根據地初創階段,八路軍115師在取得平型關大捷以后,115師獨立團在楊成武帶領下,在河北北部地區打開晉察冀邊區北部的局面;而冀西地區成為了晉察冀根據地的腹心地帶;以平山弟子為主的"平山團"打開了晉察冀邊區的南部局面。
在此后根據地的發展、堅持、擴大階段,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經常牽制和抗擊著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在華北的日軍。河北老區人民頑強地抵抗住了侵華日軍對根據地的殘酷掃蕩,涌現出了"狼牙山五壯士"、"英雄少年王二小"等一大批英雄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
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是以八路軍129師以太行山為依托建立起來的。特別是冀南,侵華日軍視其為侵略中國的一個重要基地。冀南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軍進行了殊死斗爭,基本上粉碎了日軍妄圖控制冀南平原的企圖,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